大型內房股比較
近段時間內地房地產市場開始回暖,市場上大部分內房企業於十一月已完成今年目標,餘下的亦已達標逾90%。市場上數據亦顯示,十一月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在內的十個大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663億元人民幣,較上月增加23%,按年增長0.4%;金額創十六個月新高。市場憧憬內地樓市銷售情況繼續好轉,香港股市上衆多的內房股受到追捧,筆者今期會和讀者比較市場上的各大內房企業。
首先是內房股的龍頭,中國海外(688)和華潤置地(1109)。中國海外是有國企背景的內房股,市值達1,884億,公司淨負債率約為33%,市場預測中國海外每股資產淨值(NAV)為24.13港元,以上周收市價計算,每股資產淨值節讓(NAV Discount)為4%。華潤置地亦為國企背景的內房股,市值達1,238億,公司淨負債率為66%,每股資產淨值節讓為1%。由於以上內房股是行業龍頭,再加上有國企背景,估值已不便宜,顯示市場上已預期公司資產(土地、樓)會繼續升值。
龍湖地產(960)、碧桂園(2007 HK)以及世茂房地產(813)則是大型的內房民企。龍湖地產市值達831億,公司淨負債率約為49%,每股資產淨值節讓為20%。碧桂園是民企股,市值達674億,公司淨負債率約為58%,每股資產淨值節讓為49%。世茂房地產是民企股,市值達535億,公司淨負債率約為75%,每股資產淨值節讓為47%。以上內房股亦為大型房地產企業,再加上公司財政較為穩健,估值合理,風險較其他中小型房企為低。
市場憧憬中央明年推動城鎮化工作,預期明年內地房地產市場可保持穩健,對內房股感興趣的投資者來說,可留意以上股份。不過政府的調控態度仍是主導因素,在中央新領導層上任後,房地產市場的新政策將是各方焦點,投資者須關注明年內地樓市的新政策。由於近期內房股已有不小升幅,為減低風險,筆者認為較佳的方法是選擇龐大的企業規模及較低的負債水準(如以上股份),並設定8至10%的止蝕位,以減低投資風險。
中國工商銀行(澳門)李俊耀
billyliang@mc.ic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