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年經濟增長目標7.5%
【路透社北京七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本月中旬召開,有與會人士透露,中國領導層在制定明年經濟規劃時可能仍會將增長目標定為7.5%,與今年相同,並允許通過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來抵消出口需求疲弱的影響。
經濟以穩為主的路線可能令一些金融市場人士失望,因此前有人預期,習近平等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明年上任後會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措施以提振經濟增長,料今年是九九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最為疲弱的一年。
今年第三季,中國經濟同比增速連續第七個季度放緩,分析師預期第四季經濟增長開始回升,全年經濟增幅將超過政府目標。然而,由於歐元區經濟衰退和美國需求疲軟,明年中國經濟仍面臨相當大的阻力。一位智庫消息人士表示,“7.5%的經濟增長目標可以實現,但並非輕而易舉”。
中國政府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5%,而此前八年的目標都是增長8%。參與規劃討論的政府經濟學家表示,決策者認為明年經濟成長目標保持在7.5%,將有助於在保持經濟增長和為深化改革留有經濟餘地之間找到平衡。
維持通脹率 上調固產投資
消息人士稱,政府有意維持4%的通脹率目標和14%的M2貨幣供給增幅上限。固定資產投資,即在基礎設施、公路、橋樑和住房等領域的支出增幅目標,可能由今年的16%提升至20%。
上調目標並不會令金融市場意外,因今年一至十月的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逾20%,增幅遠高於目標。此外,決策者今年稍早還曾表示,將加快審批投資項目,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撑。
“只要投資進入到需要的領域,同時避開資源密集和效率低下的行業,則不擔心過度投資”,新加坡Forecast Pte分析師康妮(Connie Tse)認為。投資步伐加快或有助抵消出口需求疲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認為,出口需求疲軟是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
消息人士表示,中國領導層明年還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樣,新一屆政府將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這給政府在必要時增加基礎設施投資留下了空間。設定4%的通脹率目標,反映政府認為物價壓力有可能上升,因受西方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向其經濟注入流動性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