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
澳餐飲性價比低 無消費動力
【本報消息】近年快餐店、茶餐廳等較平民的餐飲場所需求急升,或與居民消費力有關。有居民表示,現時在澳消費,主要是解決工作天的用餐需求,故較多選擇平民餐廳。如要花錢“食好啲”,則會選擇周末北上消費,因性價比和可選擇餐種更多。
居民黃小姐表示,現時在澳用膳消費性價比不高,以快餐店為例,一個普通套餐四十元起跳,食物份量更不斷縮水。一杯普通咖啡動輒三十元,味道無驚喜,價格上升但質量下跌。坦言消費意慾盡失,在澳的餐飲消費不多,基本只是工作日的用餐需求,每周控制在數百元。
相反,北上用餐花費金額則較多,因可選擇性多,且價格便宜、服務好。以韓式燒肉餐廳為例,人均花費僅百多元,但用餐環境、員工服務、食品質素和價格均遠勝澳門。
居民陳先生喜歡到咖啡店用餐,但澳門環境清幽且寬敞的咖啡店不多,價格亦相對高昂。他表示,澳門有質素的咖啡店,一人份量午餐加飲品收費基本接近一百元,部分更會超出一百元;下午茶一件蛋糕加飲品,基本花費八十元,整體性價比不高。偶爾光顧尚可接受,但無動力長期消費,除因價格高昂,最大原因是“唔值得”。
居民趙小姐偏好平民餐飲消費,對粥粉麵店情有獨鍾。她表示,一日三餐較多外出用膳,每餐花費二十至三十多元,每周用膳花費約千元,直言用餐習慣“好一餐,唔好又一餐”。
但澳門平民餐廳性價比一般,茶餐廳價格有升無跌,以早晨常餐為例,由去年廿多元升至今年的三十多元,但出品一般,只是相對“就腳”和價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