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聞  |  國內指南

      分享到 Google 書籤   分享到 Facebook  
體育娛樂化 增強“粉絲”情感寄託
日期:2025/5/9 12:00:01     

體育娛樂化 增強“粉絲”情感寄託

    體育娛樂化  增強“粉絲”情感寄託

    【本報消息】二○二五亞洲綜合度假休閒產業峰會之“體育娛樂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論壇昨舉行。嘉賓認為娛樂化不是否定體育,而是讓更多人通過不同路徑接觸運動,堅守“體育為基,娛樂為翼”,要讓“粉絲”有更多的情感寄託和文化認同,不僅是運動員在賽場表現,更多的是賽事的“故事化、本地化和人性化”。

    該論壇昨日上午十一時半在銀河國際會議中心舉行。UFC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區負責人張卓麟、環球馬術冠軍賽體育總監馬可丹尼斯(Marco Danese)、東亞超級聯賽副總裁兼營運主管多明尼克(Dominic Tang)、啟德體育園體育活動營銷主管湯淑梅任主講嘉賓,探討“體育+”模式如何把傳統體育賽事轉變為更多元化及動感的體驗,科技在提升觀眾參與度中的關鍵作用等。銀河娛樂集團市場及活動策劃高級副總裁韋卓文任主持人。

    追求沉浸式社交體驗

    不少傳統賽事正從單純的體育活動升級為“體育嘉年華”,這種蛻變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如何平衡體育運動的內核與娛樂的拓展?湯淑梅表示,蛻變的核心驅動力是“觀眾需求的多元化”。年輕觀眾不再滿足於觀賽,而是追求沉浸式社交體驗。但須謹記以“體育為基,娛樂為翼”,娛樂化不是否定體育,而是讓更多人通過不同路徑接觸運動。她以香港七人欖球賽為例,許多觀眾最初是為派對而來,後來成為欖球賽的忠實粉絲。

    張卓麟認為體育的“純粹性”定義正在變化,對“Z世代”來說,“邊看比賽、邊在社交媒體分享打卡才是觀賞賽事的體現”。故業界需用開放心態重新定義“觀賽體驗”,而非固守傳統邊界。

    把運動員塑造成為IP

    馬可丹尼斯表示,娛樂內容必須與項目基因契合,如在邁阿密加入啦啦隊表演,在西班牙則以弗拉明戈舞蹈呼應當地文化。強調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娛樂堆砌。

    至於如何把運動員從單純的競技者塑造成具有文化影響力的IP,張卓麟以終極格鬥冠軍賽為例,雖然“粉絲”最核心的需求是看到頂級競技,即最好的選手與最高水平的對決。但要吸引普通觀眾,就須講好運動員的故事。如每場賽事前,都會製作訪談節目,展現選手訓練營中的挑戰和背景故事,為對決鋪墊情感張力。本地化也是關鍵。去年十一月在澳門的相關賽事,安排中國明星選手參賽,在通過講述他們的成長經歷,成功吸引大量本土觀眾。

    藉幕後故事了解運動

    多米尼克認同本地化的重要性。在亞洲籃球領域,打造本地英雄是核心策略,聚焦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和菲律賓的本土球星,通過社交媒體傳播球星日常訓練、社區活動甚至生活趣事,塑造可親近的偶像形象。東亞超級聯賽與UFC的成功,證明幕後故事和生活化內容至關重要,要讓粉絲感受到“他們不只是運動員,更是有血有肉的人。”

    馬可丹尼斯表示,不僅是歐洲觀眾關注馬匹的故事,在中國推廣賽事時,亦發現觀眾對“幕後故事”深感興趣。故增加了探訪、訓練揭秘等內容,讓觀眾了解這項運動的文化底蘊,而非單純觀看比賽結果。




∞∞ 友情鏈接 ∞∞
澳門人才網 澳門交友網 澳門拍賣網 澳門補習網 澳人的遠程大學 澳門教育網

Copyright 2012-2015 澳門房產網(www.Find853.com)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Find853.com(澳門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