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轉強有利股市
周末及佛誔長假期,雖然港股未有開市,不過港元出現四年多以來首次的金管局注資。上周五美股收市後港元觸及7.75的強方對兌水準,承接美元沽盤,向銀行體系結餘注入465.39億港元,加上周一在亞洲交易時段再接12.3億美元沽盤,再注資95.32億港元,銀行體系結餘將升至1,008.41億港元。
除港元強勢之外,台幣也有顯著波動,五天內兌美元累升8.2%,每美元兌台幣突破30大關,見每美元兌29.997台幣的三年新高。市場似乎憧憬美國關稅政策短期內會有大幅改變。但由四月初關稅事件發生開始,港元及主要亞洲貸幣並未有大幅貶值,單以關稅政策的改變,也難解釋亞幣強勢,但東亞及大部分東南亞地區跟美國的貿易處順差的地位,反映當地有一定創滙能力。
隨着關稅事件至今近一個月,資金反而對美國如何壓低通脹以及推動美國製造存疑,在未來美國不明朗性增加的背景下,政治經濟相對穩定的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成為資金的好去處,或者市場會擔心熱錢會否只作短期炒作,甚至帶來下一次的亞太地區金融風暴?
美元及美股疫後的超強勢已有一段時間,關稅對眾多美國依賴中國或其他地區製造運回本國的巨企,潛在收入或利潤大跌不足為奇,加上美股整體估值不便宜,轉而投資估值較低的港股極為合理,若港元持續有資金流入,第二季可反覆試高位。
工銀澳門股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