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補貼邁向創新引領
政府下月再推社區消費獎賞活動,各界叫好,希望這番“及時雨”可留住居民消費力。獎賞活動屬於短期措施,希望支援商戶營商能力,爭取時間升級轉型。但每當措施結束,市面創新氛圍不足,消費氣氛迅即減弱。結果經過不同的提振消費措施後,市場彷彿走不出政策補貼的循環圈,至今難以把消費力凝聚於社區。
消費降級、消費外流等問題非澳門獨有,可見將來,消費結構變化將進一步加劇,政策補貼只是權宜之計,還需有中長期措施銜接支撐。早前政府透露“三層式推動中小企發展方案”,以中小企的成立年期劃分,以至提升老店品牌價值,到第三層面向百年傳承店等,期望協助中小企適應現時的新發展趨勢。
根據不同企業“體質”對症下藥、精準扶助是好開始。在推動企業變革創新過程中,須要結合優化市場的營商環境,還要激勵中小企的創新熱情,從不敢試向勇於試的方向推進。
如今澳門受到外圍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本地產品及服務欠缺價格優勢是劣勢之一,但更多是同質化嚴重。例如內地省市持續以獎金及政策措施,激發市場發展特色的商業場景、消費產品及服務,並借助舊區改造的因素注入新的商業模式,不單成功撬動內地消費者,澳門居民亦樂於去內地嘗鮮。
面對外圍的挑戰,澳門必須突出自身特色或本地需求,加快從同質化的市場中探尋新出路。政府宜設立創新基金,以簡化申請門檻,鼓勵全城創新,過程中提供不同的創新工具,推動中小企業嘗試新模式、新服務;結合澳門旅遊市場的龐大商機,定期創設平台,例如快閃活動,輪流為中小企的創新產品或服務提供試水溫的機會,以低成本、快速回饋意見的機制了解市場反應,提升中小企創新的意願。
機遇就在當下。例如社區消費獎賞活動舉行期間,在社區舉行市集或快閃活動,挑選具特色的創新產品及服務企業參與,把獎賞活動注入創新發展意識,釋放市場活力。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