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組合拳提振市場信心
近日再有休企宣佈加薪,相信喜訊將接踵而來。打工仔荷包充實後,有助提高消費力,帶動整體營商環境改善,但要促進消費良性環循,單靠加薪仍不足夠。
內需消費疲弱,主要歸因網購及北上消費分流,新增的旅客消費力卻未能成功補上,消費缺口更有擴大跡象,要扭轉局面須社會上下共同努力。大量消費力持續外流,很大原因與內地高性價比產品及服務有關,成為消費者樂此不疲發掘的新空間,可以預計新春又是一個考驗期。
另一影響消費模式的關鍵是,居民對經濟前景尚未形成樂觀情緒,嚴重抑制投資與消費意慾。疫後兩年經濟保持正增長,直接改善就業市場,目前失業率再度回落低位,去年第三季本地全職僱員的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兩萬一千四百元,高於一九年同期的兩萬元。按收入水平劃分,月收入兩萬元及以上人群逾十五萬人,一九年為十三萬人;當中月入四萬元及以上有五萬餘人,比一九年同期不足四萬人,高收群體明顯增加。奈何收入增、消費減,除了消費模式轉變的主觀因素,還受物業價格低迷影響,前景信心不足,導致居民不願消費、不敢消費。
去年樓市撤辣,申報住宅轉移重上三千宗大關,但樓價跌跌不休,去年由一手盤蔓延至二手盤價格下跌。今年樓市能否穩住還視乎內外因素。面對資產價格縮水,財富效應消失,消費情緒大降,加速尋找其他消費新替代品。
澳門居民高儲蓄意識也許反映了消費狀況。官方公佈去年十一月的居民總存款額按月稍微回落,仍處於高峰的七千六百億元。高企的存款中佔逾六成為定期存款,顯示審慎配置資金,如港元、澳門元在息率預期趨勢向下,存款額仍徘徊較高水平。今年美聯儲局利率取態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上半年維持不變的機率較高,居民會否進一步以保本理財為主?
消費市場不景氣,需組合拳共同發力,改善營商環境外,還要盤活住宅與商用物業市場回復正常的交投水平,提振前景信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