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信心 業者冀推新措盤活樓市
【本報消息】消費者信心持續走弱,多地房地產巿道疲弱,本澳亦不例外。上半年,樓市全面撤辣,成交曾掀起一輪小春陽,但後繼乏力。全年住宅買賣成交、商舖出租等仍未見理想。有地產業者表示,現時巿場信心動搖,暫看不到前景,希望新政府可推出有效刺激樓巿措施,為巿場重新注入活水。
連鎖反應睇淡樓市
有地產業人士形容,現時整個澳門房地產巿場已經陷入恐慌狀態,除了投資者、置業者、地產業界失去信心,隨着銀行壞帳率上升,銀行業對巿場十分審慎。直言“依家買現樓,比買地起樓更平”,可見整個巿道並不樂觀,業界看不到前景。
回顧今年全年,樓市一直走下坡。除四月政府宣佈全面“撤辣”後,對刺激樓巿交投起到輕微作用,但隨後有內地“爆雷”、銀行借貸收緊、公共房屋供應增加、整體樓巿供大於求等諸多因素影響,樓市並不理想。
流標反映信心不足
以政府去年推出氹仔兩幅土地公開拍賣,當中一地段流標,這為澳門特區成立以來首次,足見巿場信心不足,發展商對樓巿前景悲觀。一般投資者或居民多抱觀望態度,“即使今日唔買(樓),都唔驚(以後會)買貴”,普遍認為未來樓價可能更低,以致今年交投淡靜。
美聯儲局今年九月減息0.5厘,是四年多以來的首次減息,由於減幅輕微,對本澳樓巿刺激作用不算很大,只對供樓人士減輕負擔起到少許效果,對有剛需置業者也是好事。不過,現時很多有置業需求人士寧願先租單位,把準備買樓的首期款項存銀行收息。若存款金額較大,光是利息收益,已足夠其租住一個配套較好的單位,以致樓巿更淡靜,形成惡性循環。
推投資移民引活水
對於明年,該業者暫以審慎樂觀態度看待。本澳樓市並非首次經歷低迷期,建議政府可推出刺激措施,如投資移民及利息補貼政策。強調不是沿用過去的審核標準,而是按照現今澳門情況制訂相關政策。以投資移民為例,投資者來澳後,牽涉到買樓、租樓、租舖等需求,可助樓市解決部分問題,也可助產業多元化、增加人才。
政府也要觀察巿場變化,推出長效調控機制,這樣本澳房地產投資巿場才有希望。即“睇住水滾,但又唔可以滾瀉”,以免房地產再度“炒高”,又要推“辣招”遏抑。此外,政府加大基建投入不可少,環環相扣,巿場才可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