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七月起資金面緩解
【路透社上海十九日電】中國銀行間市場近期流動性收緊,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七月初以後資金面偏緊的局面將明顯緩解;貨幣政策放鬆的壓力增加,短期記憶體在微調的可能。
他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表示,受制於結構矛盾尤其是房地產泡沫的掣肘,政策大規模刺激總需求的可能性小。政策將着重於結構改革,以及控制、消化過去累積的金融風險。目前的貨幣環境存在一個矛盾——M2增速、銀行信貸、社會融資總量等數量指標擴張較快,但銀行加權平均貸款利率、銀行間市場利率較高,考慮通脹因素後的實際利率較高,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也位於歷史高位。
判斷貨幣條件不僅要看數量指標,更要看價格指標。當前實際利率高,抑制總需求增長;有效匯率升值過快,在抑制實體經濟的同時,刺激風險偏好和投機行為。受內外環境變化影響,下半年流動性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但下降的幅度有多大、波動能否大幅降低還受其他因素影響。
人民幣有貶值壓力
從外部環境看,他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外匯佔款增量和今年首季相比將有明顯下降,人民幣可能有貶值的壓力,但政策對貶值容忍度不大。他認為,考慮到目前實體經濟面臨的貨幣條件偏緊、增長動能偏弱,貨幣政策放鬆的壓力增加,短期記憶體在微調的可能,首先體現為增加流動性供給,降低銀行間的市場利率。
他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難有顯著起色,明年增長將進一步放緩,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將下調至7%。兩種風險情況會導致宏觀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比判斷的基準情形要寬鬆,體現為基準利率和(或)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
其一,經濟增速大幅弱於預期,迫近7%。在此情形下,風險偏好下降,房地產市場降溫,政策需控制增長下滑帶來的就業壓力和金融風險。
其二,結構改革獲得實質性進展,尤其是在控制房地產泡沫和規範地方政府行為方面取得的成效,增加貨幣政策支持總需求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