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政府援助計劃
青創協會冀有創業指引
【本報消息】澳門青年創業協會昨舉行“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座談會”。會長黃昇雄表示,該會支持政府推出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協助年輕人圓創業夢。但考慮到創業過程有可預見及不可見的情況發生,且據西方研究創業失敗機會高,故希望落實計劃時有周全考慮及相應配套。如為配合澳門經濟發展,政府可給予創業方向指引,令創意點子結合到澳門社會需要。
小組定期跟進
座談會上,不同會員關注到審批標準、批出援助款項的跟進工作,以至落實創業過程遇到的租金、人資及持續發展等情況。黃昇雄表示,該會不少會員都關注到申請情況,包括審批標準以至評審委員會的組成。考慮到中小企援助計劃已推出多年,成功申請個案達六千四百多個,但受援助企業經營情況如何?建議收集總結一些資料,作為青年提供創業計劃書以外的參考標準。該會認為宜吸納部分社會人士加入評審委員會。
援助計劃提出七個適用領域,如用於營運資金、購置設備等,但沒有規範創業行業,有感創業也要配合社會環境。計劃出台後將吸引一批青年人創業,已近飽和行業或憂慮新競爭者帶來衝擊。黃昇雄認為,政府宜劃分不同申請計劃,給出可配合澳門經濟發展行業的方向;另一方面,提供青年人發揮空間,好讓在廣闊的創業領域中,新創意點子也可結合到澳門現實環境。
另據哈佛研究報告顯示,首次創業成功率僅20%,意味失敗機會大。該會認為由於創業者有的為專注開拓事業,或辭工全身投入,加劇人資不足壓力。一旦創業失敗,青年人由創業變失業,甚至牽涉到申請援助計劃的擔保人,還有公帑運用等,不能少覷。故建議在獲批援助款項後,設相關小組每半年定期跟進創業情況。如經營未如理想,可提供相關顧問輔導給予支援。希望擴大宣傳中小企援助計劃及青年創業計劃。
倡廉租予落腳
有會員關注援助金額最高為三十萬元,在今天高成本的環境未必足夠。建議政府在舊區給予創業啟動地點,以低廉租金讓創業者落腳,可起成行成市之效,帶動舊區發展。也有建議放寬工廈的經營用途予創業者進駐,以減低租金壓力。
另有會員關注,對已獲批貸款者,其申請計劃倘與市場不合,如早年流行科網卻出現爆破,已欠缺市場支持,改行會否繼續受到援助?此外,符合條件者申請援助計劃與中小企援助計劃兩者合共最高可貸款六十萬,但有前景的事業六十萬仍不足夠,會否有特殊處理個案。
會上亦關注援助款項監管問題,令公帑用得其所。有關法例已規範申請適用條件,擔心有人利用合資格的青年人去申請免息貸款,最終受惠者並非申請人。
座談會昨下午舉行,該會理事王鎮、何家耀、李勁源、陳永明、羅家豪、關勳賢、龔偉鵬等二十多名成員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