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降幅擴至2.9%
五月CPI漲2.1% 低於預期
【路透社北京/上海九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周日公佈,五月物價數據低於預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環比下降0.6%,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2%,非食品價格漲1.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幅擴大至2.9%,為去年九月來最低,同時環比下降0.6%。工業領域持續疲弱,凸顯當下需求低迷,去產能過剩任務之艱巨。
經濟疲弱警惕通縮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認為,五月CPI明顯低於市場預測。由於低基數效應及豬價反彈,預測六月CPI反彈至2.4%,但同時大幅下調全年預測從2.8%至2.4%,下調下半年均值至2.5%。五月PPI環比再度下降,印證經濟仍孱弱,預測六月PPI環比降0.3%,同比降2.5%,全年或無望轉正。通脹大幅回落,PPI已陷通縮,未來通脹壓力將顯著減弱,且由於近期央行政策持續偏緊,更需警惕通縮風險。
華創證券宏觀策略研究主管華中煒表示,PPI資料低於預期。中國經濟一季度徘徊波動,目前處於這一通道中,上游需求低迷,這可能是值得關注的。目前需求面沒有特別大的亮點,供給面產能過剩嚴重,但去產能的過程面臨很多約束,目前沒甚麼進展,看不到經濟往上走的動力。目前流動性出現冷熱不均的情況,僅僅靠減息難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通脹)資料低於預期,市場預期是往上走,但是數據卻都是往下走的。”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唐建偉稱,五月蔬菜價格下跌較多拉低CPI,預計六月CPI會恢復到正常狀態。“過剩產能需要去產能化,這種局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使經濟回升短期面臨較大壓力。”唐建偉表示。
匯豐銀行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孫珺瑋表示,綜合來看,管理層對經濟放緩的容忍度在增加,希望把經濟水份擠掉,繼續改革防風險,未見有明顯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