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成功展翅飛
軟件工房瞄準手機軟件市場
【本報消息】創新科技中心作為初生企業的孵化平台,獲得首屆澳門資訊及通訊科技創業計劃大賽冠軍而起家的軟件工房有限公司,今年孵化成功“走出去”獨立開拓業務。該公司銷售總監黃景林表示,公司最初協助企業編寫手機應用程式,近年成功投得政府標書,擴大業務範圍。未來更希望開發一些互動類手機應用程式,增加產品供應並在市場銷售。
黃景林表示,一○年與大學同學組隊參加首屆比賽取得冠軍,獲得七萬元起動資金,成立軟件工房。如今公司業務發展已踏入第三年。一直在創新科技中心的辦公室開展業務,最近始正式搬遷到街舖,雖然營運開支增加,但始終需要獨立,走上市場化經營路線。
通宵工作難管理
剛畢業時需要不停學習及摸索,現時明白到企業發展要大膽創新,走在市場最前,及後逐步完善產品質量及內容。該公司亦積極參加國際商會組織,加強與各行業代表交流,開拓客源網絡。同時在交流中知不足,持續學習、改善。
創業三年並非一帆風順,也曾經歷低潮,一度需仔細考慮個人及公司前景及發展方向。如今終於熬過低潮,逐漸摸索出發展方向。公司開業早期,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軟件在市場上剛興起,主要業務是幫助企業編寫資訊類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不過本澳企業並不算多,對手機軟件需求未普及。隨着手機程式軟件流行及普及,政府部門亦加大這方面的資源投放,並對外公開招標編寫手機程式軟件,公司早前成功投得標書,帶來新收入及新業務。
請人難對新企業更是困擾。人手不足,三位創辦人過去經常要通宵工作,經營、管理上難免有未盡完善之處。現時聘請三位同事分擔,創辦人可騰出部分時間,分擔不同領域的工作,如完善內部管理,拓展銷售渠道,增加營運收入。
參考相關統計,手機資訊類軟件應佔居民生活時間的百分之四,互動類手機軟件則佔逾三成,社交類佔一成九。未來將根據上述方向研發相關軟件,並在市場銷售。此外,未來還要了解內地、世界市場發展變化及需要。始終手機軟件不僅面向本地,更面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