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准預售面積大降 後市或失衡
【本報記者廣州廿九日電】廣東省房協今日公佈首四月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2,513.82萬平方米,同比增47.9%。省房協新聞發言人王韶表示,商品房銷售市場總體仍較活躍,銷售均價同比漲幅相對第一季略回落,但絕對值仍創歷史新高。房價持續上漲,促使政府加強對預售價格的監管,延緩市場供應節奏。批准預售面積的大幅下降,已致使供求關係趨於緊張。若持續加強預售管控,還可能進一步加劇後市的供求失衡。
一至四月,房地產銷售市場持續活躍,令開發企業資金結構不斷優化,資金狀況較寬裕,為企業加大投資提供保障。但新一輪調控政策又為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企業對後市仍審慎樂觀,房地產開發投資尚未全面復甦。
廣東省房協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一至四月,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2,513.82萬平方米,同比增47.9%;銷售額2,268.61億元,同比增69.1%,增速相比首季均有小幅回落。到位資金小計2,938.45億元,同比增34.6%,增速較首季提高6.7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27.6個百分點。
從資金來源結構看,國內貸款635.79億元,同比增22.4%;佔到位資金21.6%,同比降2.2個百分點。利用外資12.59億元,同比降1.7%;佔比為0.4%,降0.2個百分點。自籌資金767.46億元,同比降1.7%;佔比為26.1%,降9.7個百分點。
以銷售回籠資金為主的其他資金來源1,522.61億元,同比增75%,其中訂金及預收款978.16億元,同比增80.8%,個人按揭貸款429.22億元,增87.4%;其他資金佔比51.8%,同比大幅提高1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得益於商品房銷售的旺盛,企業資金回籠順暢,自籌資金的佔比不斷縮小,資金總體狀況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