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物價漲勢溫和 貨策保持
【綜合香港中通社/新華社北京六日電】中國四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等數據即將公佈,分析人士普遍預計,四月CPI同比增長在2.2%左右,次季整體物價漲勢將較為平和。在經濟減速、物價漲勢較為溫和的雙重前提下,市場預期近期貨幣政策將不會明顯收緊。
另一方面,市場把更多目光聚焦在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多家機構預測四月份PPI走勢可能在三月下跌基礎上繼續下探,一定程度凸顯當前經濟下行壓力。
經濟增速回升乏力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四月CPI同比增長2.2%左右,通脹壓力並不明顯。交通銀行、第一創業證券、上海證券都預測四月CPI同比漲幅在2.2%左右。廣證恆生諮詢公司預測四月CPI同比上漲2.1%。銀河證券判斷四月CPI同比增速約2.3%,波動範圍在2.2-2.4%。
商務部公佈數據,四月環比上漲種類是糧食和蔬菜價格。其中,糧食價格漲幅與上月基本持平,蔬菜價格環比回升幅度較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進入四月後,蛋、禽均價較三月回落幅度均超3.5%,豬肉均價較三月回落幅度達6.5%;但蔬菜、水果、豆製品、水產價格上漲,特別是蔬菜均價較三月上漲幅度已達10%。
綜合機構預測,次季物價漲勢將較平和。日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佈的新一期“朗潤預測”,27家主要機構對次季CPI漲幅預測的簡單平均值為2.6%,加權平均值更是只有2.4%。分析認為,考慮到目前經濟增速回升仍顯乏力,公務消費限令、禽流感疫情等非預期因素對食品價格的下拉作用,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近期明顯回調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國內物價可能不會明顯上漲,通脹壓力不明顯。在經濟減速、物價漲勢較為溫和的雙重前提下,市場預期近期貨幣政策將不會明顯收緊。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五日發佈報告預測,四月PPI環比較上月略降,同比降約2.1%。“受國際經濟弱復甦影響,二月下旬以來的CRB現貨綜合指數與國際油價表現以下行為主,國內油價已在三、四月連續兩次下調;三月國內製造業PMI購進價格指數繼續回落至50.6;此外首季低於預期的工業生產與消費數據顯示PPI回升仍具壓力。”報告稱。
工業品通縮堪擔憂
中金公司報告認為,受三月PMI購進價格指數大跌影響,預示四月PPI環比和同比將有較大跌幅,環比跌幅可能高達0.7%,同比跌幅可能擴大至2.8%。“工業品價格的大幅回落,進一步消除CPI上漲的憂慮,工業品通縮將取代消費品通脹,成為當前市場更擔憂的事。”中金公司經濟分析師趙揚認為,工業品價格的通縮,將導致企業庫存投資疲弱,可能形成總需求進一步下滑的惡性循環。
“由於全球經濟預期同步下調,四月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下跌,帶動PPI可能出現2.8%的降幅,並將維持L形底部。”聯訊證券經濟分析師楊為(學文)預測。資料顯示,目前PPI同比漲幅連續六個季度低迷,較一一年九月的高點跌3%以上。與上一輪PPI下跌(○八年十月至○九年三月)相比,本輪跌幅雖然較小,但持續時間之長,為過去十年所未見。
“未來短期PPI還將持續面臨輸入性緊縮與弱需求的雙重壓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隨着美國經濟有所企穩、國內需求逐步轉好、國內外流動性較為寬鬆等積極因素作用的顯現,年內PPI回升依然可期,不過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的時點可能推延至第三季。
趙揚認為,受到製造業通縮壓力影響,未來中國貨幣政策微調的可能性將有所增加,但大幅放鬆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央行將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信貸指導的微調來維持較寬鬆的流動性,以支持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