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相繼出台的“國五條”樓市實施細則,不但少有實質性內容,許多城市還把房價上漲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從大多數媒體報道的題目中,便可看出地方版“國五條”的可行性令人擔憂:《多地掐點出台“國五條細則”大多只有“一句話”》、
《杭州國五條細則未提20%個稅專家歎無殺傷力》、《廣深版“國五條”“模糊”落地皮球踢給中央部門》、《南京微博體“國五條”細則誠意幾何》、
《地方國五條細則意義不大或成空文》……
複旦大學房地産研究所陳則明教授認爲:“‘國五條’的核心內容是‘20%個稅’政策,但是這一點在地方‘國五條’細則上並沒有明顯體現。
上海、北京的細則雖然提出會嚴格執行‘20%個稅’政策,但是如何嚴格、怎麽執行都沒有明確,到底怎麽做還是未知之數。”他分析,
各地的細則都沒有將具體措施公布,因此在落實上有一定難度。
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直言不諱地表示,地方細則意義不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成了一紙空文。
特別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廣州、深圳、天津、南京、廈門、合肥、大連等城市,都把住房價格調控的目標設定爲
“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也就是說,只要房價漲幅不高于居民收入漲幅就可以接受。如果以此爲標准,
抑制房價上漲,使“房價合理回歸”將長期成爲一句空話。
房地産調控要見效成效,必須要有可量化的、明確的目標。這種以“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
的目標設定,與以往各地紛紛將房價漲幅與GDP挂鈎,並以此確定調控目標的做法如出一轍,可謂換湯不換藥。
首先,“房價漲幅”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的統計相比較,只要差別不大,很難比出高低。尤其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其統計數據,往往比人們實際感受到的要高。
其不合理的關鍵在于,超高的房價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低水平,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是在一個合理的比較區間裏。
就我國目前的房價收入比來說,早已遠遠高于國際上公認的標准。
“房價收入比”是指一個地方每戶居民的平均房價與每戶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之比。而通過對數十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和
地區主要城市居民房價的考察,世界銀行和聯合國人居中心分別得出“合理的住房價格”的房價收入比應該爲3-6(世界銀行專家的說法爲4-6),
最高不宜超過7,如果超過7表示居民支付住房消費的能力過低,或者可以說沒有購房能力。
有網友根據“2011年當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合理房價收入比/90平方米”,計算了各地的“合理房價”。如北京4387元/平方米、
上海4831元/平方米、廣州4573元/平方米、南京4293元/平方米等。但現實中,許多一線城市和重點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都在10以上。
以我國城鎮居民人均30平方米的“初級住房小康標准”來算,在大多數的城市裏,買一套90多平面住房的房價,與年家庭收入相比,
有85%以上的家庭沒有購房能力。
因此,許多城市不顧“房價收入比”嚴重過高的現實,將“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
作爲住房價格調控目標的做法,如同在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加上了合理的訴求一樣,顯然不會達到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