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聞  |  國內指南

      分享到 Google 書籤   分享到 Facebook  
想用戶所想 保消費權益
日期:2013/3/31 12:00:01     

想用戶所想 保消費權益

春 耕

    想用戶所想   保消費權益

    澳門流動數據使用量於五年間激增逾八十倍,去年達到二千五百八十三TB。有本地電訊商指澳門人均用量已高於香港,反映流動數據服務越趨普及,並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當中,為工作及生活帶來便捷。

    本地流數據服務推出初期,坊間不時傳出有居民收到“震撼賬單”,費用高達萬元,引致不少電訊收費爭議及糾紛,消費者亦明顯缺乏保障。其後各營運商應政府要求,推出更安心使用數據服務的措施,包括封頂費(一般為五百元)、使用量自助查詢等,情況稍為好轉。

    但收費問題至今依然存在,例如部分居民選擇使用統計數據用量的手機應用程式,提醒自己免費用量即將用完,但超額使用引致的額外收費的情況仍時有發生。最令用戶感到疑惑的是,為何程式統計結果與實際用量有較大差異?

    電信局日前解釋,造成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用戶忽略“在網絡上傳輸的所需資料”,例如路由、錯誤處理、網絡地址等,並呼籲用戶留意營運商提供查詢用量資料的“截數”日期,以及使用量的陳述方式。

    雖然各家營運商均有提供查詢數據用量的渠道,但個別營運商只能提供一至兩日前的數據,資料欠缺“實時性”,令用戶難以掌握賬戶最新使用狀況。站在消費者立場,當然希望付出合理價錢,可享相應的電訊服務。若用戶想把免費額“用到盡”,但數目總是“計唔清”,擔心隨時超出用量需付“封頂費”,無疑窒礙本地數據服務的推廣。

    另外,有用戶的服務優惠到期,接到營運商的電話通知續約,但由於用戶未有充足時間了解新合約內容,無法即時答覆,其後致電熱線或到門市查詢又“有排等”,最終沒有辦理任何手續,服務計算模式回到標準收費。但“優惠”與“標準”計劃的收費計算明顯有較大差距,稍一不慎隨時“中招”,為此監管部門必須正視。

    另一方面,個別營運商已於收費賬單中,加入每日本地數據用量一覽表,為用戶提供更多資訊,但仍有營運商提供的中文賬單較為複雜,當中涉及“H-TO-H”、“W data/KB”等英文簡寫,一般用戶已難以即時理解,何況不懂英語的部分長者,更無法安心使用電訊服務。

    營運商作為公用事業機構,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肩負起社會企業責任,致力提供優質及價格合理的電訊服務。要為居民安心使用數據服務多“動腦筋”,設身處地理解他們在使用上的疑惑及需要,尋求既“治標”又“治本”的消費保障措施,達致雙贏。

    春  耕




∞∞ 友情鏈接 ∞∞
澳門人才網 澳門交友網 澳門拍賣網 澳門補習網 澳人的遠程大學 澳門教育網

Copyright 2012-2015 澳門房產網(www.Find853.com)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Find853.com(澳門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