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樓市庫存歷史高位
【本報記者廣州三十日電】儘管去年下半年以來廣東樓市回暖,市場庫存量依然持續增加。廣東省房協最新統計顯示,預計今年全省新增可預售面積超1億平方米,且待售面積處於歷史最高。業內人士分析,“國五條”樓市調控抑制投資多套房,短期小量二手房買家或流向新房,房價面臨中長期上漲壓力。
省房協新聞發言人王韶指出,今年宏觀調控政策將日趨嚴厲,對樓市影響深遠,行業集中度提升,中小型房企若不及時轉型升級,將面臨被兼併困局。
去年全省實現商品房銷售額6,407.8億,同比增9.5%,銷售面積7,898.99萬平方米,商品住宅均價每平方米達7,668元,漲1.4%。據商品房建設周期來看,今年全省房地產市場將是商品房供應高峰期,可預售的供應量超過1億平方米。
樓市回暖促進大型房企銷售和回籠資金,但一些中小房企資金鏈依然緊繃,不得不轉讓股權、債權及項目等實物資產。隨着行業集中度朝大型房企靠攏,將進一步擠壓中小房企生存空間。當前房企應加速去庫存,同時調整產品結構,特別是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
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全省房企開發投資意願較弱,土地購置面積大降,去年全年整體土地市場走勢、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增速均呈現下滑趨勢。作為一線城市的廣深兩地,土地儲備持續下降,其市場佔比份額也急速降至去年末的12%。
合富輝煌置業分析師龍斌指出,“國五條”樓市調控,是抑制性政策延續,抑制投資多套房。其中二套房貸加碼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恐導致部分購房者推遲購房。二手房20%的稅收造成交易成本增加,短期小量二手房買家或流向新房,房價面臨中長期上漲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