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泛濫 人行六周淨回籠
【路透社上海廿八日電】中國央行本周公開市場淨回籠繼續小幅放量至570億元(人民幣,下同),至此,春節後連續淨回籠已達六周。資金面仍相當寬鬆,為抑制流動性進一步泛濫,央行在公開市場維持一定規模的回籠量。但由於月末及季末將至,淨回籠量增幅尚屬溫和。
暫不急於收緊貨策
市場人士指出,如果季末時點過後,資金仍維持如此充裕,央行或進一步提升淨回籠力度,以回收過剩流動性。不過在通脹壓力有所緩和下,央行暫不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保持資金面適度寬鬆或仍將是近期政策主基調。
“資金面確實是很泛濫,但之所以沒有(大幅)加大(淨)回購量,可能也是考慮到季末,怕銀行季末有時點性的影響。”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張蘭認為,央行不會驟然加力,讓資金面轉勢。
人民銀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300億元人民幣正回購操作,期限廿八天,中標利率繼續持穩在2.75%。路透據此測算,央行本周淨回籠570億元,較上周的470億元續增。儘管公開市場淨回籠已持續多周,規模也在緩慢攀升,但資金面卻愈發寬鬆。目前淨回籠量也僅能起到減緩流動性更趨泛濫作用,實際力度不強。
市場資金非常寬裕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俊郁指出,按照以往的季末效應,資金早應出現收緊局面,但現在隔夜回購利率仍運行在1.7%左右的低位,市場上資金非常寬裕,所以“不能僅僅看央行做的方向,來看政策的收緊還是放鬆,相對於目前資金的寬鬆程度看,回籠力度其實很小。”
他認為,央行當前的政策基調是不要讓資金面過寬,雖然淨回籠量相對於充裕的流動性佔比較小,但至少表明央行的態度,“也讓市場警惕,如果資金太多,不要以為央行不會加量(回籠)。”此外,正回購利率相對於二級市場相近期限品種缺乏吸引力,亦制約銀行的參與熱情,令正回購操作量難以明顯放大。
對於央票是否將重新出山,以豐富公開市場工具選擇,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短期內可能性不大。張蘭認為,如果外匯佔款持續大幅增長,加之通脹壓力抬頭,央行才會考慮重啟央票,“央行重不重啟央票未必只看流動性,如果僅是流動性寬鬆,但通脹壓力沒有起來,也不會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