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放鬆資本帳戶管制
【路透社北京十五日電】金融業消息人士告訴路透,中國對三星和皇家荷蘭 / 殼牌石油集團等13家跨國公司放寬了跨境貨幣管制,這暗示中國對資本帳戶的嚴格管制有所鬆動。
直接參與該計劃的銀行人士說,企業獲准可以跨境轉移資金,額度最高不超過其在華投資額的30%,不過政府尚未對外宣佈該試驗計劃。該方案是針對在華跨國公司要求自主使用激增的人民幣儲備,以提高資本管理效率的回應,但同時又抑制了投機的壓力。
“這是開啟資本帳戶的一個辦法,幫助企業解決經濟體中真實的資本流動問題,”渣打銀行駐香港的東亞交易金融產品管理負責人弗農塔米提斯(Michael Vrontamitis)對路透表示,“這是資本的真實流動。這些企業沒有對貨幣進行投機”。他所在的銀行為殼牌石油依據該計劃處理交易。
十三內外企業參與
八位了解情況的公司高層與銀行人士表示,這其中六家是外資企業,包括殼牌、三星、英代爾、阿爾卡特朗訊、施耐德電氣和卡特彼勒。另外七家是中國國有企業:中化、五礦資源、中國海運、中糧集團、寶鋼股份、上海電氣和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媒體已經登出部分參與企業與銀行的名字,但完整名單尚未出爐。外管局未予評論。
銀行人士說,至少四家銀行包括渣打、匯豐、花旗與中國銀行,將幫助中國推行這次的“外匯資金集中管理試點方案”。
“雖然只有13家企業,意義仍然重大,這是放開資本帳戶的切實行動。”野村證券駐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想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需使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兌換,並且要稍微開放資本帳戶。”
三項測試簡化流程
試點企業可選擇參與三項測試計劃中的一項。這些計劃簡化了資本流進流出中國的程式。其中一項允許監管機構一次性批准企業多筆跨境資金轉移,而不用按單筆批准。另一項允許“淨額跨境結算”,因此一家中國公司給一家境外公司貸款,或向其借款時可在淨額基礎上結算這兩筆交易,而不用在總額基礎上收付兩筆交易的現金。
第三項計劃允許一家企業的一個分支部門代表其他所有部門收付款,意味着在中國有30個分支部門的企業可以只用一個銀行帳戶,而非30個。企業表示,資金跨境流動更加自由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星稱,預計參與試點可幫助其一年節省約1,000萬美元。
兩位銀行界人士表示,儘管此次試點尚未全面展開,因部分企業仍在研究細節,但其他一些未參與試點的企業給出了正面回饋,促使中國政府開始挑選參與第二階段試點的候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