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籠續增 央票重啟預期升溫
【路透社北京十四日電】中國央行延續春節後淨回籠態勢,且回籠量較前兩周明顯放大,單周淨回籠440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指出,上半年貨幣政策仍將主要依賴數量型工具,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的數量調控,同步傳導至利率價格。央票重啟預期漸漸升溫,但尚待觀察流動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上半年貨幣政策會以數量為主,以公開市場為主。公開市場現在運用的回購工具期限結構已較全了,必要時也可能考慮央票重啟。”他稱,上半年利率調整的可能性小,人民幣階段性升值短期內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存款準備金率政策使用的可能性不大。
貨策穩健中趨緊
央行公告顯示,周四進行的180億元和周二進行的26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持平於2.75%。當周正回購操作量440億元,較前兩周50億元的量級大增。
連平分析稱,基本面大環境是:經濟在增長但還不夠穩固,通脹創階段高點,但短期內壓力也不大,利率和匯率政策都可影響到國際資本流動。從中長期來看,加息是遲早的事,但上半年發生的可能性小,下半年與否則需看視物價和增長資料而定。
據他們預計,今年外匯佔款規模或在1.5萬億左右,較去年壓力大得多。數量型回籠以維持平衡的必要性就大大增加;存款準備金率受絕對水準已偏高等因素限制,“使用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使用,頻率也會比較低”。在此背景下,公開市場操作必然要發揮更大的作用。
重啟央票待觀察
公開市場回籠操作中,除既有的正回購操作,央票重啟的市場預期也漸升溫。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監管層或尚待時日觀察抉擇。
“央票重啟不重啟,要看正回購情況。(正回購)實在收不上來,就來了,央行現在還是嘗試通過正回購,市場資金也還沒多到那個份上。”北京一國有大行資深交易員稱,“不過,停逆(回購)發正(回購),早就說明央行對流動性有想法。”
在央行定調穩中趨緊貨幣政策下,如何操作機構看法顯分歧。民生銀行債券分析師馬躍稱,經濟與政策謹慎觀望預期下,短久期策略或更適宜一些。中信證券則在其最新利率周報中稱,首季經濟增長很可能低於此前預期,繼續建議交易型機構增加中長期利率產品倉位元,品種上以金融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