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聞  |  國內指南

      分享到 Google 書籤   分享到 Facebook  
公開賣地平衡市場供求
日期:2013/1/16 12:00:02     

公開賣地平衡市場供求

    地產業:

    公開賣地平衡市場供求

    【本報消息】政府早前引介的《土地法》修改法案,未見引入定期公開拍賣、招標制度。多位地產業人士認為,政府宜把握機會完善土地拍賣制度,甚至加入土地拍賣條款,規定項目建築期,完善市場供求。但也有地產業者憂慮土地不足、資金充裕,定期賣地難滿足市場需求,反助長樓價向上。

    先立法後定期拍地

    地產業總商會會長鍾小健表示,土地批給制度長期受質疑,香港勾地政策及公開拍賣值得參考。土地資源不足,不代表不可設立公開拍賣制度。現階段可先訂立細則,日後五幅新城土地完成填海工程,再劃出適量土地定期公開拍賣。

    他認為,公開拍賣土地確會出現市場參考價,市況向好時會推高樓價。相反,市況欠佳土地拍賣同樣會推低樓價。關鍵在於政府要把握好拍賣時機,及時調整拍賣數量,令土地拍賣變成調控樓價的工具之一。

    做長期供應時間表

    仲量聯行澳門住宅部主管黃智威指出,拍賣土地扯高樓價,主因發展商不確定土地供應時間表,爭相競投出價。如政府做好長期土地供應規劃時間表,可以減少一窩蜂搶地。

    政府正進行人口政策諮詢,說明對人口總量有打算。結合本地人口自然增長及外僱增長,具備條件估算住屋需求,從而制訂土地供應時間表,再建立公開拍賣制度。拍賣土地要加入若干條款,包括規定發展商於指定時間內發展項目及竣工,確保市場有穩定住宅供應,避免囤地。

    制度缺陷致高樓價

    有地產業者認為,土地價格與樓價不成比例,儘管“麵粉”平“麵包”不見得便宜。反而同一個“麵包”不同時間出售越來越貴,主因市場資訊不透明。加上供求失衡,消費者被逼接受“麵粉”與“麵包”價格不相稱的結果,制度性缺陷導致高樓價。儘管土地公開拍賣會令地價上升,祇要有恆常機制及加入若干條款,相信可避免抬高樓價,反有助增加市場透明度,讓消費者衡量自身情況及觀察樓市發展前景作出置業選擇。

    不過,另有地產業者認為,澳門土地資源稀少,不具備條件定期拍賣。樓市向好,拍賣的土地均會被發展商消化,最終有限土地難以滿足市場充裕的資金,樓價終會被推高。




∞∞ 友情鏈接 ∞∞
澳門人才網 澳門交友網 澳門拍賣網 澳門補習網 澳人的遠程大學 澳門教育網

Copyright 2012-2015 澳門房產網(www.Find853.com)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Find853.com(澳門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