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監嚴防三大風險源
【路透社北京十四日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周一明確,今年銀行業重點嚴防信用違約風險、嚴控表外業務關聯風險、嚴管外部風險傳染三大風險源,並稱“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是首要任務”。
銀監會網站新聞稿引述一三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稱,嚴控表外業務關聯風險是要嚴格監管理財產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嚴禁未經授權銷售產品,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實行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分賬經營、分類管理。
嚴管外部風險傳染,重點防範民間融資和非法集資等外部風險向銀行體系傳染滲透。禁止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員工參與民間融資,禁止銀行客戶轉借貸款資金。嚴防信用違約風險,則主要針對平台貸款風險、房地產貸款風險、企業集群風險和產能過剩行業風險。
鼓勵民間建新型銀行
銀監會稱,一三年銀行業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進一步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銀行業體系,進一步推動銀行業深化改革和發輾轉型,進一步改進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防範措施。
“鼓勵審慎開展金融創新。支援銀行業創新支援實體經濟的金融產品,加快資本工具創新進程。”新聞稿稱。深入推動銀行業改革轉型方面,要以穩步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為契機,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改進IT和績效考評,科學設定經營目標和考核指標,增強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引導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要求,優化存貸款品種、結構和品質,加強利差管理和中間業務成本管理,審慎開展綜合化經營試點。
該會議提到,要探索創新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方式,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現有機構的重組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