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不足難走向國際
胡惠芳倡導遊分級提升專業
【本報消息】第十五屆世界導遊協會聯盟大會昨日開幕,世界導遊協會聯盟主席羅莎琳(Rosalind Newlands)建議本澳加強導遊的外語培訓,走向國際標準;澳門專業導遊協會會長胡惠芳期望當局為導遊業訂出分級制度,鼓勵在職導遊進修和吸引新人入行,令行業逐步專業化。
羅莎琳表示,澳門要發展成國際化旅遊城市,導遊服務需多元。澳門旅遊業發展不應過份集中在博彩業,還要推廣本澳的歷史文化,但本澳導遊國際語言能力不足,難以用文化特色吸引旅客。政府應加強導遊培訓,尤其是外語能力,如英語和西班牙語等均非常重要,有助本澳導遊走向國際標準。
胡惠芳表示,本澳導遊業發展已踏入第三階段,趨向多元化和更具深度。不少旅客已非首次來澳,對傳統旅遊路線已不太感興趣,除一般景點介紹外,還希望深入了解如街道的演變,故導遊應深化導賞知識。
本澳是國際旅遊城市,當局積極在外地宣傳,認為導遊業具發展前景。惟本地導遊的年齡相對年長,行業較少“新血”,加上沒有分級制,文化導遊亦祇獲一般導遊的待遇,未能有效鼓勵在職導遊進修和吸引新人入行,難令行業專業化。
目前導遊業已訂定清晰的守則,建議參考內地經驗為導遊業訂出分級制度,設立奬勵制度,選出“金牌導遊”、“優質導遊”等受認同的奬勵活動,鼓勵業界積極進修,並呼籲年輕人及應屆畢業生考慮入行。
此外,她提到該會早前曾舉辦小語種培訓課程,如泰文、日文、英語等,礙於導遊工作時間較長,建議培訓課程能配合導遊的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