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經濟自由度降至26位
【本報消息】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聯合編製的一三年度“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昨發佈。澳門總體評分為71.7,去年為71.8。在全球17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6位,較去年的第19位降7名。亞太地區41個經濟體中,澳門排名第7,去年為第6位。報告指出“澳門是充滿活力的自由港經濟,但需要更致力於結構性改革,提供企業、勞動法規和長期經濟更廣闊前景”。有學者認為,澳門回歸後一直着力發展經濟且取得成績,目前應着眼於社會制度改革,如退休保障、醫療服務等,為下一波發展打下基礎。
被評為較自由地區
報告中10項經濟自由度指標,澳門排名較高的包括政府開支、貿易自由度、投資自由度、貨幣自由度及金融自由度等。 報告宣稱,對外貿易及投資靈活和開放是澳門動態經濟發展的基石;維護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及其透明度,令整體營商環境暢順。澳門相對尊重法治,保持低稅率、零關稅及不設非關稅障礙;外國投資者與本地商界從事業務具有同等待遇。
亞太地區41個經濟體中,澳門排名第7位,僅次於香港、新加坡、澳洲、新西蘭、中國台灣及日本。澳門總體評分明顯較世界及區內平均為高,並被評為“較自由”地區。傳統基金會認為,較高經濟自由度不僅與人均收入相關,同時推進經濟及社會發展。
改革平衡發展需求
澳大博彩研究所所長馮家超表示,今年澳門排名下降,但總體評分與去年相若,顯示並非因澳門經濟自由度削弱而令排名下滑,祇是其他地區都取得進步。澳門總體評分為71.7,但廉潔自由度、知識產權、商業自由度及勞工自由度都低於總評分,當中廉潔自由度只有51分,或與歐文龍案餘波未了有關,部分案件仍在審訊中,包括去年政府收回機場對面的幾幅土地,不過廉潔度得分較去年上升。
此外,勞工自由度低因人資仍然偏緊、低失業率下儘管持續輸入外僱,但供求關係仍未改善;加上營商成本不斷提高,影響商業自由度。
得分維持,排名下滑,澳門是否“停滯不前”?馮家超認為,澳門博彩業開放踏入十一年,政府着力發展經濟,經濟自由度取得較高排名已可體現。當前澳門社會更需要推進改革,包括社會保障、專業職程、醫療保障等,平衡急速發展後引發其他領域的需求,迎接一六年另一波發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