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寒冷 菜價普升
【本報消息】天氣持續寒冷,拉動多個地區蔬菜價格上漲。有本澳菜檔表示,近日葉菜來貨價每斤普遍貴1-3元。菜價已處高位,擔心再加價生意難做。另外,活豬批發價元旦起每司馬擔再上調50元。有居民表示,近年物價上漲幅度大,每月開支較兩年前倍增。即使經濟向好收入提升,生活水平仍難改善。
寒冬拉動菜價上揚。內地媒體報道,廣州水葉菜價格連漲數天;珠海價格監測中心資料顯示,上月蔬菜均價環比漲13%,部分菜品漲幅超6成,持續至今年。
憂加價影響生意
有街市菜檔東主表示,蔬菜由南粵批發市場來貨,一箱20多斤,近日部分每斤漲價1元,亦有個別葉菜每斤漲2-3元。昨日生菜每斤售8元、菜心13元、西洋菜7元、白菜12元,價格較上周稍貴。
椰菜加幅較大,由2.5元加至近4元。她坦言,本澳菜價已處高位,加價影響生意。不少居民見菜價貴,寧願買少些或到拱北購買。現時每日賣300-400斤菜,來貨價貴削薄利潤,每斤賺幾毫。兩夫婦經營一個菜檔,由朝忙到晚,加上水電費及租金,收入才勉強“維皮”,直言:“居民捱貴菜,我哋搵食同樣艱難!”
活豬批發價繼上月初每司馬擔上調40元後,元旦起再上調50元,新價為1,540元。有檔主表示,批發價短期內兩次上調,擔心影響銷情,不會完全轉嫁消費者,現時祇作輕微調價。昨日瘦肉、豬月展、豬肉骨每斤38元;排骨46元。近年鮮活食品價格高企,生豬屠宰量每日280-300頭,多年未有增加,周末及假期更少,生意越來越難做。若今年活豬來貨價繼續調升,零售無可能不加價。
北上買餸省開支
有居民表示,近兩年通脹高企,一家四口每月飲食開支最少6,000元,還未計水電、供樓等其他費用。儘管經濟好,人工有加幅,但百物騰貴下,生活水平未見提升。平日有時間會北上買餸節省開支。近日拱北街市菜價較一周前稍貴,西蘭花由3.5加至4元、寧夏菜心由4元加至5元,本地菜心10元3斤。雖然人民幣升值,但珠海物價仍與澳門有距離,買滿一車仔祇需100多元。
另外,臨近農曆新年,食用油進入傳統需求旺季,內地油價出現小幅上揚。有本澳雜貨商表示,近日各款食用油及大米價格基本穩定,未收到供應商調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