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報訊 記者陳翩翩報道:昨天,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迎來關鍵性節點,首批沈管預制、舾裝、驗收完成交付暨深、淺塢蓄水測試啟動儀式在桂山牛頭島舉行。隨著指揮長一聲令下,源源不斷的海水被灌入淺、深塢中。據悉,本次塢池蓄水總量約176萬立方米,爭取在四天內完成,以逐步分級測試深、淺塢蓄水性能及密閉程度,為首批沈管浮運、出塢作充分準備。
據中交股份聯合體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大橋工程建設進度,元旦期間,工人們冒著嚴寒,加班加點推進淺塢鋼閘門安裝。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Ⅲ工區二分區項目副總工張文森介紹,淺塢的鋼閘門長105.2米,底寬14.25米,總重量約705噸,其安裝閉合不乏技術難度。工區各部門密切協作,清理鋼閘門軌道,啟動12組(每組兩臺)150噸液壓千斤頂,將淺塢鋼閘門整體向上頂升300毫米後安裝26個小坦克輪;在此基礎上再啟動一臺絞車拉動鋼閘門至指定區域並進行閉合作業。淺塢鋼閘門的成功閉合及首批管節一次舾裝全面完成,為深淺塢蓄水創造了條件。
記者現場獲悉,深淺塢總面積4.4萬平方米。蓄滿水時,深塢的水深近30米。按照大橋沈管工程相關計劃,目前首批沈管管節在牛頭島預制生產廠完成預制後,通過頂推系統將管節滑移至淺塢並在此完成了第一次舾裝。“本次蓄水試驗中,沈管將被平移至深塢,然後完成管節錨定、第二次舾裝。隨後,沈管將在此反復進行海底沈放、測量、精調以及對接模擬演練。在確保萬無一失情況下,再打開深塢閘門,將整個管節浮運出塢。”張文森表示。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副總經理吳鳳亮介紹,深、淺塢作為管節舾裝、系泊、出運的通道,其成功蓄水對保證圍水結構的安全性及水密性至關重要。深、淺塢蓄水試驗采用分級方法進行,在攔水壩及邊坡上設置位移及水位觀測點,對不同蓄水高度進行觀測。本次蓄水試驗,總灌註量176萬立方米,7臺水泵同時作業,平均每小時灌註3萬至4萬立方米,持續灌註需近50小時。本次蓄水試驗因測試需要,將分別在5米標高、7.5米標高、10米標高和15.38米標高處進行密閉性數據測試,靜態觀測時間分別約24小時。因此,整個蓄水試驗力爭在四天內完成,為下一步沈管浮運、沈放對接作充分準備。(來源: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