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各方發展演藝經濟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旅遊+”,聯動不同領域資源,合力壯大市場力量。
當中“旅遊+演藝”展現的巨大潛力,有目共睹。澳門打造“演藝之都”,密集式舉行的演唱會,成功吸引大量追星族。特別是韓星號召力強,粉絲黏性大,他們所到之處,必引起大批粉絲蜂擁朝聖,故各博企集中火力吸引不同演唱會落戶,為澳門創造引流效應,事半功倍。
澳門演唱會經濟初步成型,未來要進一步鞏固發展,須要擴大參與力量,共同發力。環顧周邊地區旅遊部門,為做大演唱會經濟,投入大量資源,從吸引活動落戶,到粉絲觀演體驗,全鏈條配套。如廈門實行“一次申請、一證准營”,並對符合條件的活動給予財政補貼,推動場館升級以及發動景區、酒店、大型商圈等合作引流,推出促消費活動等。鄰近香港啟德新場地落成,先後舉辦多場演唱會、體育盛事,憑着香港國際化交通網絡和多元化的客源渠道,提升演藝項目落地的競爭力。
各地激發演藝與文旅互動的消費潛力,爭取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如今澳門每年舉行大量演唱會,惟大型演唱會數量有待增加。時隔半年,澳門戶外表演區於六月迎來第二場項目,各界樂見其成。
對於該表演區投資八千四百萬,作為引流載體,當局目標並非要短期內回本,重點用好資源,希望吸引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項目落戶澳門,將效益最大化。目前披露的演出活動詳情不多,演出者的號召力有待公佈。
從不同地區經驗,要打響戶外演出場地的知名度,要主動作為。特區政府設有跨部門大型演出活動協調小組,保障演唱會期間的秩序與交通,但演唱會前期的招攬工作,尤其爭取國際巨星演唱會落戶,涉及跨司跨部門範疇,並要發揮市場力量,尤其娛樂製作單位網絡;創新招商模式,如推出政策鼓勵主辦方吸引頂級項目,又或制定專項計劃,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和渠道,以進取、主動的態度,爭取更多演唱會等項目落地澳門,助力澳門打造“演藝之都” 。
春 耕